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
“十二五”建设与发展规划
为进一步加强体育教育专业建设与发展,依据《晋中学院“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及2020年规划纲要》(党字[2011]16号 院字[2011]82号)和《晋中学院“十二五”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院字[2011]120号),结合本专业实际情况,特制定体育教育专业“十二五”建设与发展规划。
一、专业建设指导思想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本着“立足晋中,服务地方,面向山西,辐射全国,为一线教育及体育教育培养理论知识坚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原则和人才培养定位,结合晋中学院“十二五”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以及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地方为依托,加强体育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立足体育教育传统专业优势,加强专业内涵,提升专业质量;适度扩大专业规模,服务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努力构建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体育教育专业结构体系,为学校体育事业发展服务,培养有较为扎实的体育教学理论基础和宽广的知识面,有较强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在中小学校、体育机构和部门,从事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体育科研、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文化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建设发展目标
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建设目标是:主动适应地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围绕我国体育事业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建设目标,对接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区建设,着眼“立足晋中,服务地方,面向山西,辐射全国,为一线教育及体育教育培养理论知识坚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思想,适当控制专业发展规模中体育教育本科学生人数(约在1000人左右),积极争取申报体育硕士点,使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质量达到省内同类院校一流和国内先进水平。继续加强专业的教学研究和科研水平,特别是对本专业的学术前沿问题,充分发扬团队精神,集中力量攻关。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争取在某一两个领域的科研水平和成果在全省高校行列中达到或接近一流水平。逐步形成“产、学、研”和“训、学、研”两个一条龙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专业建设内容与措施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现行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体育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自2006年起确定为“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扎实、知识宽厚、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体育类应用型人才,提出了“5+2+1”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平台+模块+实践”的课程体系。随着,2007年本科学士学位授予评估,专家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和课程设置提出的合理建议,体育学院将体育教育专业模块的设置由原来的“根据学生就业方向设置理论,师范,应用三个模块”调整为“根据学科专业灵活设置专业方向模块”。2011年,随着体育学院领导及所有一线教师的实践体会,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途径等方面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与认识。按照晋中学院“分类指导、形成特色”的方针,体育教育专业从突出实践能力和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目标出发,进行新一轮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即:体育教育专业实行“普通学历(学位)+教师专业知识、能力、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训练。至此,体育教育专业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完成了升本以来的第二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建设目标
体育教育专业建设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系统掌握现代体育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通过教育理论课程和教学实践环节,形成良好的教师素养,具备从事中小学和中等院校的体育教学、学校体育管理、体育科学研究、课外运动训练与竞赛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
3、主要措施
(1)主动适应晋中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晋中市体育局、教育局、体育运动学校等单位及机构加强沟通和交流,主动了解教育和体育行业发展现状,审定专业培养目标。
(2)以学生成才、成功和就业进行课程设置,积极构建应用性课程体系。
(3)努力开展课程评价改革,改变单纯由教师根据所谓人才培养的需要设置课程的现状,逐步建立由学生、用人单位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各环节的课程评价制度。
(二)课程与教材建设
1、课程与教材建设现状分析
高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在于如何提高教学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建设,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规格。体育学院在保证继续提高国家专业目录规定的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体育心理学、学校体育学、田径、球类、体操、武术等课程质量的同时,加强运动生物力学、运动训练学、体育社会学、体育科研方法等基础课以及心意拳、太极柔力球、瑜珈、台球等选修课程的建设。并合理配备教师,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确定好教学内容,选用高质量的教材,逐步配备现代辅助教学手段,使课程质量都达到本科教学评估的水平。认真地选择教材,争取自编一批教材。目前,《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篮球》有了教师自己自编的教材。但是,在实验、实践课程及教材的建设方面还处在起步阶段,目前还没有独立的实验教学课程及实验教学教材。
2、建设目标
在2011级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下,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一步优化设置,⑴紧扣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⑵拓宽专业口径,加强基础课程,重视应用课程,提高选修课程比例,努力培养应用型人才,使学生毕业后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与竞争能力;⑶适当缩减理论课程时数,增加实践课程。一方面通过教学内容改革减少重复和非基础内容,删减难度较大适用性不强的内容,另一方面根据各门课程特点运用灵活多样的启发式教学和引导学生独立研究、创新精神的发挥,从而达到加强基础的目的;⑷明确课程教学内容各自的体系与定位,构建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框架。(5)我们在争取利用“十二五”规划教材的同时,还要自编一批教材,自编《心意拳》《太极柔力球》《瑜珈》《体育科研方法》《台球》等一批教材,争取有1门教材能获得省级奖。
3、主要措施
(1)不断的加强高校、行业调研,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加强课程整合,注重凝炼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程,增减相应的课程和修改课程的内容,满足行业对知识的需求。
(2)按照学生就业的岗位,依据岗位职业能力,修订教学大纲,尤其是实践性教学大纲,明确各门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教学大纲的指导作用,使教学大纲成为选用教材和教师进修课堂教学及学生考核的依据;提高优质教材选用率,编写应用性教材、特色教材,进行数字教学资源建设。不断加强课程建设的指导与评估,不断建设试题库,实现教考分离,规范试卷评阅。
(3)加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要求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采用双语教学;不断改进教学手段,增加多媒体教室,让每位教师能用多媒体教室教学。
(4)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每一课程的实训要保证质量和效果;集中实习要能找好对开岗位,真正突出实践能力培养。不断探索与企业合作,邀请资深专家教授来给学生讲课,学生进学校观摩。
(5)在实验课程单独设课的基础上,加强实验课程教材的建设及自编教材的建设。
(6)所使用的教材均为国家级规划教材或是人民体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及人民体育出版社等在国内很有影响力的教材。
(三)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1、现行的实践教学体系框架
经过“十一五”建设,在院党政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构建了比较完善的符合晋中学院人才培养总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块主要有:专业技能模块、课外实践模块、综合实践模块、专业实践教育模块四个部分构成(图1)。